功率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力电子器件在集成化方面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高压集成电路(亦即功率集成电路)。它使计算机的输出获得了一个直接联系到负载的“功率接口”。所谓功率集成技术包括隔离技术、场缓和技术、相辅化技术、复合技术、逻辑电路和驱动电路技术。这些技术是各种集成或复合型器件的基础技术。当前,功率集成电路不仅作为接口,还可以直接用于许多方面,因而有广泛的产品市场。当然,在便携电子产业领域,人们更愿意把那种以节电为核心的功率变换技术称为“电源管理”。
将电力电子称为电源管理,更加强调了集成电路的管理(处理)作用。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是更强调了服务于4C的电力电子,或者说是大量应用于便携式电器的电力电子、电机控制、汽车电子及节能型照明所需的电源,这些都属于高效而又能量集中的电源。高功率密度的需求又导致了电力电子集成技术的产生。
电力电子集成是通过高密度混合集成和多层互连,将电力电子系统中主电路、传感、控制、驱动、保护、通信接口等全部电路和元件都集成到一起,形成具有通用性的标准化电力电子组块(Power Electronic Building Block—PEBB),用以构成各种不同的应用系统。PEBB就是标准化和通用化的电力电子单元,也是电力电子与微电子结合的一个典型。电力电子集成化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成倍地提高变流器的功率密度,从而减小体积、减轻重量,缺点是目前成本还较高。而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上的应用对成本不太敏感,但对于减小体积、减轻重量特别渴求。电力电子集成技术是目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必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热点。
可见,微电子与电力电子其实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轻视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长期来说也会妨碍微电子器件的发展。我国至今没有很好地发展现代电力电子器件,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对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全面了解,从而导致电力电子行业无法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浪潮中,必须让不同的半导体器件都得到均衡的发展。
|